|
针对合同诈骗罪量刑、缓刑及预防常识需要石家庄合同律师普及在我国刑法中,有悔改行为,不是累犯,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可以酌情判处缓刑。那么,如何争取合同诈骗罪的缓刑呢?如何判决合同诈骗?我们如何防止合同诈骗?下面是石家庄合同律师整理的一些内容,大家可以详细看看。 一、合同诈骗罪如何定罪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二、合同诈骗罪如何争取缓刑 根据《刑法》第72条,适用缓刑的条件如下: (1)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情节和悔改情况,认为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犯罪情节轻微,罪犯悔改得更好。应从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石家庄合同律师表示,如果罪犯再犯的可能性很小,则应根据罪犯的犯罪后表现来判断,并适当考虑罪犯的一贯表现。 (3)罪犯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头目。即使累犯被判处刑事拘留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三、如何防止合同欺诈 1、根据是否超出经营范围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与对方讨论合作事项,详细了解对方的业务范围。如果另一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批准的经营范围,则另一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有必要,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避免在头脑发热时扔很多钱的行为。 2、承认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一般来说,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能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字是真实的。签名的真实性不一定是合同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因此,在签订合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意,不要轻易被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蒙蔽。 3、核实对方人员和单位的真实性。 对于初次交易的对象,厂商应通过检查对方人员和单位的身份证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实其真实性,以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其虚假身份和单位进行欺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缓刑并不是简单地以哪种罪行来衡量的,也不是所有罪犯都能获得缓刑。还应结合法庭审判和其他因素加以考虑。合同诈骗罪数额巨大,犯罪分子不悔改的,不适用缓刑。 |